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和东亚系双聘教授本杰明·艾尔曼( Benjamin Elman)说:“虽然中国的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了,这种传统却以另一种方式被传承下来。如今各个国家普遍设立考试制度,这是从以前的中国科举制度转变而来的。尽管其内容改变了,但它的技术、方法和规制都被延续了下来。从这个方面看,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它是进步的,只是到了清朝末年,大家都把它与清政府联系在一起,因为清政府是腐败的,所以与之有关的东西都要废除。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结合所学知识评论材料中关于科举制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层次清晰,史论结合。约120-200字。)(20分)
参考答案:省略。参考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历史学科评分标准。
本题解析:
本类题是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考题的特色题目,旨在真正的选拨出具有历史学科素养的学生。该类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概括材料观点和信息,对材料观点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然后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事实进行例证式的分析和评价,或者是对材料里某种观点的个性认识。同时建议学生一定注意要求是材料里的信息还是教材的信息作为说明的依据。最后学生一定要注意括号内的具体要求,是一个观点还是多个观点的评析。
就本题而言,首先根据材料“...如今各个国家普遍设立考试制度,这是从以前的中国科举制度转变而来的...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它是进步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即可概括出多个观点。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观点说明即可。?
但一定要“自圆其说”,建议学生一定要选取一个自己写论证、写理由最拿手的观点来说明,最后注意论证和观点不能自相矛盾。学生做此类题一定要将史实和观点结合紧密,不可简单一笔带过,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当看到某皇帝任意处置军国大事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种政治制度开始建立于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唐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秦朝开创皇帝制度,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汉武帝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不包括
A.派兵平叛
B.建立中朝
C.设置刺史
D.酎金夺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派兵平叛的是汉景帝。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史载:启破坏了禅让制,继禹而立。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有扈氏为维护民主传统而战应该肯定
B.启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战应该肯定
C.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应该肯定
D.双方为争夺王位而战,都不应肯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叙述的是夏启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这是历史的进步,应该肯定,所以C正确,A中的民主错误B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这反映出?
A.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
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
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赖宗庙之灵”,进而利用“天人感应论”等做法,体现了秦始皇将神权和皇权结合,以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ABC三项虽然符合史实,但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