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两次突破性贡献是指
A.十一届三中全会讲话和1992年南巡讲话
B.进行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十四大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的召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1969年是在文革时期,受左倾思想的影响;1979年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因此引进外国资金体现了我国由封闭转向开放。A不对,多边外交指任何超过两个国家,也就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参加的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或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事务的外交方式,材料无从体现;B不对,引进外资不一定就是依赖外援;D不对,材料中也无从体现。
考点: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对外关系。
点评:近几年高考文综试题有一个特点,即一组选择题往往都由一句或一段背景知识引导。背景知识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选择题的解答有很强的指导性。因此做题时要与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该表主要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
A.建国初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B.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协调发展
C.一五计划钢产量的增加得益于武汉钢铁公司的建立
D.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成就的理解。从图表的信息得知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发展较快,轻工业发展较慢。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彻底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B.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贯彻改革开放的战略
D.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中央政府这一做法,实际是在改革农村基层行政机构设置,建立村民委员会,扩大基层民主,从而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但深究其根本目的,所做的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所以答案为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实际是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注意各个选项的不同层次和深度,A、C、D是对题干内容较表层的解释,B项才是最深入的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
A.动员农民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
B.动员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
D.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进行改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改造的过程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个创举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