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一切土地收归国有,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的要求。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标
B、社会主义革命目标
C、进行武装起义的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
2、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农庄的播种结构、播种面积、牲畜种类数量、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苏联出现了严峻的农业形势: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1)根据材料,概括1953年苏联出现严峻农业形势的原因。(4分)
材料二?1933年美国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凡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同时农业调整局下令铲除1000万亩棉花并屠宰超过600万头猪。这样的举措以至于当时南方流行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在棉苗之间穿行,就连它们也不会去践踏棉田,这暗喻着做出如此荒唐决定的政府官僚们远远不及骡子聪明。
——摘编自《政府对农业的“哺育”》
(2)结合所学分析,美国农业调整局的举措反应的实质。(2分)材料中“政府官僚们远远不及骡子聪明”的观点,你是否认同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3分)
材料三?1978年11月,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79年1的粮食总产量就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的总和。1985年1月,中央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放活农村金融,扩大城乡交流。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约瑟特·施琳说,中国向世界证明一代人的努力就可打败饥饿。
(3)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用一代人的努力可打败饥饿”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在农业建设中你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2分)
3、判断题 对苏联三十年代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D.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破坏和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4、判断题 一个英国资本家申请在莫斯科郊外兴建一个新型企业,很快得到苏维埃政府的批准,此事可能发生在
[? ]
A.十月革命刚刚胜利时?
B.三年国内战争期间
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一五”计划期间
5、判断题 俄国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公开提出“和平、土地、面包”三点要求,其主要意图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临时政府统治
C.争取工农大众的支持
D.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