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回答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的相关问题:
小题1: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
小题2:这一耕作方式决定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是什么?
小题3:简要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为了维护这种经济形态,中国古代实行了哪些相关的政策
参考答案:
小题1:铁器牛耕
小题2: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小题3: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农业发展情况,在中国古代的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形态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该经济状态是以家庭为单位,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是用于自我的消费,满足自我的消费,为维护这种经济古代的经济政策如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都是其具体的体现,所以该题是以小农经济为核心,考查了其概念含义和在历史上的地位,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转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田之利十倍,珠玉(经商)之利百倍”……周国人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指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的政权。
材料二?战国时期富商大贾……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孟子主张对工商业什一而税,去关市之征。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国君采用……大商贾所使用的人,一种是伙计,如洛阳贫民到富商家学商业,替富商贸易,走遍天下各都市。更多的一种是大商贾凭借财势,用高利贷、掳掠等方式,压迫穷人做奴隶,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劳动……吕不韦为秦相国时,封河南洛阳十万户……并不满足于十万户的封建性地租,他占有奴隶一万人,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垄断洛阳的工商业
——以上材料均引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出现其现象的原因。
(2)材料二中大商人采用的生产方式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1)现象: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力量增强,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国家政治。原因:①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转向工商业求生计;②当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劳动者的人身较为自由,统治者无法加强控制;③当时商业发展,工商业利润较为丰厚
(2)特点:以伙计为代表的较自由生产方式(封建式)与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奴隶制)并存。反映了当时正处于新旧制度交替时期,新旧生产方式并存的复杂性。
(3)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当时的思想现念、生活观念甚至国家政治也产生了影响。影响了劳动力的流向,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本题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关键词“土地兼并”“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参加了秦国的政权”。材料二所述生产方式有两种:封建式和奴隶式。第(3)问的“影响”要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①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性质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④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考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难度比较大,能很好的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此题要着眼于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确立时期,经济上确立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从而形成了分散的以农为本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形态必然使统治阶级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以确保自己的生产和消费,而古代农业又是国家赋税收入的重要来源,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发展封建经济,增强国力,同时也为了在诸侯争霸中赢得优势,也必然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③本身结论错误,战国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比较发达,故排除③,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海禁
B.抑商、海禁
C.重农、限制造船业发展技术
D.税收沉重、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这体现的是抑商禁海的政策。故选B。C项错误,材料很明显可以看出不是重农抑商的政策,重农体现不出;AD项材料无法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此后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高一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是什么?该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2)汉唐政府是怎样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
(3)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消极的影响?
参考答案:(1)原因:①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决定的(2)
②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农业能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2)
③直接目的是国家可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2)
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
(2)实施:①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2)
②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2)
③商人应入市籍,不得为官(2)
(3)使社会经济活力收到压抑,阻碍了新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发展(2)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