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分)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人民公社时期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图四与图五指出在过渡时期,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哪两次重大变化?(4分)两次变化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失误是什么。(2分)其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2分)
(3)材料三所说农村经济体制是什么?(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体制的推行为什么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2分)
参考答案:
(1)通过土地改革使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化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分)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2分)
原因:第一次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分)第二次变革,个体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分)。
(2)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影响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2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克服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
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既要维护农民利益,又要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改革兴农、科技兴农。(2分)(答出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对汉武帝时期兴办的太学的认识,不符合史实的是
A.它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B.它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传统
C.它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社会风气
D.它阻断了社会中下层人士入仕机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D指的是士官制度和九品中正制。ABC值得死有关太学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继“9.11”事件之后,恐怖分子又相继在印尼巴厘岛、在西班牙马德里、在英国伦敦等制造了大规模恐怖袭击,一次次向无辜平民挥起了屠刀。
(1)材料一中提出的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20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材料和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概括当今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
材料2、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与互信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2)材料二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什么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1)依据: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变化: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因素: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宗教矛盾,领土矛盾等。(2)主题:和平与发展。原因: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核战的毁灭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等。
本题解析:本试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研究性试题,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并加以应用,而且被一定的时事政治常识。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也历经沧桑。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①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②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③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⑤主张民贵君轻;又说⑥“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⑦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⑧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请回答:
(1)材料一标有序号的八句话中,哪些属于史料?哪些属于对历史史料的解释?哪些属于材料作者的历史评价? (只需写出答案对应的序号即可。)(3分)
材料二?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6分)
材料三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6分)
材料四?截至2010年,中国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派出教师3000余名,注册学员人数达30万。英国在2012年增长到20所孔子学院和63间孔子课堂,此外,还有20多所大学在“排队”申请希望能早日开设孔子学院。?——摘自新华社报道
(4)从儒学不断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3分)
参考答案:(1) (3分)史料:④⑥,史料解释:⑤⑦ ,历史评价:⑧?
(2)(6分)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3)(6分)标准: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每点2分)
(4) (3分)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儒学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对主要知识点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1)关键是理解概念:史料?是指关于记录历史的资料;史料解释?是指后人对历史资料的解释;历史评价:是指某人或者某类人对历史的一些看法等。所以,孟子的原话就是史料;对史料的解读就是史料解释;然后发表观点就是评价。(2)从材料“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孔子所提倡的……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等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3)从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可以看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在于百姓的忧乐;为此他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黄宗羲思想的影响可以根据教材作答。(4)儒学发展到现在,仍然不断地传播,带给我们的认识是: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等。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知识,包括儒家思想的影响等。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也需要把握: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一批研究汉学的学者发现明朝皇帝朱元璋很不满意下一段话:“The people are most important,the state comes next,while the ruler weighs the least.”,这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说的?(?)
A.Lao Dan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首先必须要理解题目中英文的含义,其次要理解朱元璋为什么不满意这句话,再结合A、B卷有关内容,便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