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请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回答问题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哪种制度?
2.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后两种制度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周初的分封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元代的行省制度(6分)
(2)分封制度的影响:加强统治、扩大统治区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使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2分)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2分)
行省制度的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3)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地方与中央的矛盾(2分)
本题解析:
制度史是今年的一个热点专题,新教材必修1即为政治文明史,三副图分别反映的是西周、唐朝、元朝的三个政治制度:分封制、三省六部制以及行省制,第一、二问较容易回答,第三问实际上考查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的两队矛盾,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内容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图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英、法、美、德建立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主要共同点是
A.总统或首相都拥有行政实权
B.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
C.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行使立法权
D.都实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四国政体都属于代议制政体,但是又有各自的特点,C项属于四国政体的共同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0分)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当代中国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争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l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新?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文革”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全主义命运的大讨论。
——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3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在方式上的区别。你怎么看待材料三中的现象?(3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及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一般规律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1分,任其中1点即可)
影响:百家争鸣为封建政治的构建和封建国家的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秦建立后采纳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把董仲舒糅合后的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2分,任其中2点即可)【以下作答也可: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武帝把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西汉运用黄老思想实行休养生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每点的1分,不得超过2分)】
(2)使命: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1分,促进社会转型或呼唤新的社会均可得1分)
贡献: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1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
(3)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传统文化,文艺复兴利用传统文化为传播新思想服务。(1分)
看待:积极: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促进了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分)
消极: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1分)
(4)影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奠定了思想基础)。(1分)
认识:出现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反映时代要求);对历史发展具有导向性,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1分,任其中1点即可)
本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第二小问联系秦始皇采纳法家思想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等史实分析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
(2)分析材料一、二可知,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都是促进社会转型。第二小问直接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回顾所学知识,从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概括回答即可。
(3)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儒家思想,文艺复兴利用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第二小问从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对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儒家思想、倡导民主科学作出正确评价。
(4)文革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小问掌握该类型题目的共性,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有的思想解放运动都反映时代要求;都起着共同的作用:即解放思想,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表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B.大跃进运动使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C.导致1959~1961年粮食产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
D.1961年后粮食生产的恢复得益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