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火花是贴在火柴盒上的招贴画(也是商标),它往往反映时代的变迁。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火花应出现于
[? ]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
C.民国建立后
D.抗日战争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4分)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盈。机援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材料四】
【材料五】?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末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问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材料六】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传统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材料一、二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4分)
(2)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种经济成分?材料四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哪三次重大运动?材料三、四之问有何内在联系?(4分)
(3)概括材料五中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影响。(3分)
(4)观察材料六,除了图中文字直接表述的三个“最需要”所表达的信息外,你还可以从中得到哪些重要信息?(2分)
参考答案:(1)时间:春秋时期。(1分)?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1分)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精耕细作。(任答两点得2分)(2)经济成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分)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分)。联系: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在政治上、思想上要求民主;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民主又进一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3)基本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2分)影响:解放了思想,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1分)(4)重要信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在农村结出了丰硕果实,但是“三农”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十分必要;(1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党推进农村新一轮大改革大发展的号角,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将肩负起光荣的历史使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会的部署,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大显身手,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庄严承诺。(1分)
本题解析:23、本题考查点:1、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了解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民主思想与实践;4、中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党的建设等热点问题;6、考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A漫画的名称是“撕毁这张中国人的卖身契”,“卖身契”是指

图A

图B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二十一条”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后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文中所言压迫榨取者主要是指?
[? ]
A.外国资本主义
B.封建专制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闭关锁国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