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下图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图(局部)

[? ]
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军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D.抗战前期国民党军队比较积极抗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是1923年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所作民意调查的部分结果。这反映了
调查问题
| 调查结果
|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
|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
|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
3.你心目中,国内大人物是哪几位?
| 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
A.斯大林模式的成效使国人对苏联道路抱有好感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进步思潮传播
C.“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
D.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第一个问题的问卷结果可得出列强与军阀在当时是不受欢迎的,由第二个问题可看出当时的多数人是欢迎俄国人的。斯大林模式是1936年形成的,但这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不相符,所以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与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不符合,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大人物中没有一个是共产主义者,所以排除D项。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所以也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
A.国民革命运动
B.辛亥革命
C.抗战胜利
D.新中国成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安德鲁?韩德森至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②内河航运权?
③九龙司地方一区?④香港岛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的禁烟运动的关键词可知材料反映的内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所以题干要求选择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定的《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内河航运权是在《天津条约》中失去的,九龙司地方一区是在《北京条约》中失去的,这两个条约都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定的,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回望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百年的艰辛探索历程。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过激主义的结果。而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汪林茂则认为辛亥革命并非“英雄革命”,也不是过激主义,而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材料二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三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1920年)
材料四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k-之_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
——《民报——发刊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证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政治制度?试概括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是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相比有何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民族危机日益加剧,资产阶级改良的尝试宣告失败。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后在组织、纲领、实践上作了一系列准备。(如建立了革命政党,提出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2)制度: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
(3)评价:新文化运动宣传革新思想,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基础,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是有价值的思想解放运动。变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4)进步: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权;废除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