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成为战败国
B.十月革命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德、俄、奥匈、奥斯曼四大帝国被摧垮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重大的政治问题都是依靠武力加以解决的。……。但所有欧洲国家都得出了结论,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对它们的民族生存是不可或缺的。……1914年,欧洲大陆上每一个强势国家不仅拥有一支庞大的常备军,而且在公民中间拥有数百万经过训练的后备军。几乎没有什么人渴望战争。然而,每个人都认识到,战争总有一天会来。在1914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想法,可能使得一些国家里的某些政治家更决心去发动战争。不管怎样,民众对未来战争的预期,连同大规模的常备军,促成了这场1914年爆发的横跨欧洲的大战。不过,这场大战的出现也有其他的原因,包括国际同盟的连锁体系,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预期(这对英国早先形成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在法国则引起民族主义忧虑)以及在马尔干半岛正如火如荼的种种冲突。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关于一战的战争责任问题,中国学者潘人杰、李巨廉认为,应从“时代”、“格局”和“人”三个层面来看待战争缘起和战争责任。从时代看,现代条件下的大国霸权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和技术的迅猛提高,是20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从“格局”看,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的新格局的形成,为从局部战争演化为全面战争埋下了祸根;从“人”看,通向一战的道路有很大的自发性特点,这与大国当权人物的决策行动和对危机的处理有关。政策和行动僵硬,缺乏必要的妥协和绥靖,促成了两大集团迅速迎头相撞。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10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学者对于一战战争责任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1)当时欧洲习惯用武力解决冲突;欧洲军备竞赛升级;民众对战争的预期;帝国主义之间结成同盟体系;德国的推动;巴尔干问题。(任一点2分,共10分)
(2)战争的爆发应从时代背景、政治格局、人为因素等多方面考虑;(3分)两大集团间为了各自利益缺乏妥协导致战争迅速爆发。(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及分析归纳的能力,依据材料中“重大的政治问题都是依靠武力加以解决”“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对它们的民族生存是不可或缺的”“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预期”“马尔干半岛正如火如荼的种种冲突”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从时代看”、“从‘格局’看”、“从‘人’看”、“两大集团迅速迎头相撞”等信息可以归纳为首先从从时代背景、政治格局、人为因素等多方面考虑以及两大集团的各自利益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英法比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
B.“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
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将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德军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所以说已经输掉了战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海利哥兰岛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和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大的变更。
——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请完成:
(1)材料一中英国的政策倾向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德国的政策倾向是什么?为什么1866年德国政府会“卑微”?1911年德国发生了什么变化?(10分)
(3)材料三中英国的政策有什么变化?其目的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和德国勾结,反对法俄的扩张。(4分)
(2)德国不再满足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也不再满足英国在殖民地方面的“恩惠”,而要争霸世界。1866年德国尚未完成统一,因此政治地位“卑微”。
此时德国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所以扩张野心增强。(10分)
(3)由反对法国转向支持法国。表面上维护法国的殖民地,实际上勾结法国反对扩张野心越来越大的德国。(6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由材料“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海利哥兰岛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很容易归纳出答案“和德国勾结,反对法俄的扩张”。
(2)本题主要考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力量的变化及对外政策的变化。分析解答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对于第二小问,要结合时间“1866年”时德国的情况:处于分裂状态,实力弱小。所以地位“卑微”。
(3)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对外政策的变化。随着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美德后来居上,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和第二;英法分别下降到第三与第四。力量的变化与殖民地数量成倒挂现象,引起新的矛盾与争夺。为维护或获取更多利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上述三则材料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然后结合所学归纳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