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依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材料一?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监、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刘晏改革贵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制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卷,其后,达600万卷,“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对推行的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盐法的意义。(10分)
2、判断题 “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以下是对这句话的概括,其中恰当的是(?)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D.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3、判断题 唐朝出现了大量以反映战火频繁的抗击少数民族贵族侵扰为主题的边塞诗歌。从“丈夫誓许国”(杜甫《前出塞》)和“归来报天子”(王维《从军行》)以及“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岑参《九曲词》)中,可以看出他们?
[? ]
A.反对外来侵略?
B.投笔从戎以期加爵封侯
C.仇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
D.既报国忠君又追逐功名
4、判断题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
5、判断题 材料题:“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
(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