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忽必烈确立了“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即汗位前后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保护临安等城市,使之不毁于战火②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大批奴隶
③粉碎顽固派的挑战?④坚持重用汉官、改行汉法?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嚣,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匈奴族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是在
[? ]
A.战国?
B.秦始皇末年?
C.秦末汉初?
D.西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图1是东汉时期的一方“冀州刺史”印,刺史的职能是?
[? ]

图一
A.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
C.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D.主管地方财政和军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书中指出,蒙古帝国使得许多区域性文明发生了迅速相互接触。这种接触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
A、实现了中国大一统
B、创制了行省制度
C、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
D、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