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根据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英国
A.承认了爱尔兰南部享有自治权
B.放松了对自治领的政治控制
C.削弱了与自治领的经济联系
D.允许各自治领脱离英帝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威斯敏斯特法”的内容可以得出。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美苏争霸及其战争威胁引起了各国人民的反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先进武器来打,但是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只会用什么,石头和棍棒。”
——爱因斯坦
材料二 美苏两国的争霸完全出于各自的利益,忽视了全人类的发展,经过了几十年的战争(冷战)也毫无结果,双方僵持不下。与此同时,世界上寻求和平的呼声不断增长。随着美国的侵略战争的扩大,(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形成了“新左派”,他们大多由年轻人组成,对政治、社会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与热情,他们反对战争,要求民权,在他们的影响下,美国的妇女也兴起了女权运动,她们积极地参加反战运动。
(1)爱因斯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说出材料一中的那句话的?他说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石头和棍棒”来打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看,美国国内反战运动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反战斗争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背景:二战后美苏两极对立和争霸斗争,使冷战乌云覆盖整个世界,核战争随时可能爆发。含义:再次进行世界大战将使人类文明毁灭,人类历史发生巨大倒退。
(2)年轻人和妇女成为反战重要力量;反战与关注国内政治、社会问题尤其是民权与女权等问题紧密结合。
(3)给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以沉重打击,使美苏两国到了七八十年代不得不放弃战争,开始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与对话;有效地遏制了大规模侵略战争的爆发,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879年德奥缔结的“同盟条约”,具有明显的
A.反法性质
B.反英性质
C.反俄性质
D.反意性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一战前德奥结盟的目的在于反对俄国对巴尔干半岛利益的争夺,所以答案选C,A ?B 两项表述不符合德奥结盟的目和史实,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德意奥三国在一战中结成了同盟。
考点:三国同盟的形成
点评: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英国协调了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后形成了三国协约。意大利改善了同法国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为自身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三国同盟瓦解。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从解构走向重构。 20世纪是世界体系经历裂变和重组、向全球统一的世界市场过渡的时代,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结构。……以战争与革命为基本特征的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进程,也就是世界体系初级形态的解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体系从解构走向重构的转折点,世界主导力量的转移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为世界体系的重新整合准备了条件。但是,二战后出现的东西方冷战格局延缓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冷战后,世界市场的全球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也得到了普遍认同。世界体系的发展所提供的结构性要素与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技术性要素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深刻根源。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前言》第5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问题:
(1)列举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与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20世纪以来“世界体系从解构走向重构”的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
(2)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形成,世界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经过一战,改变了列强的实力对比,英国世界霸权受到美国挑战。战后出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新的国际政治体系,它建立在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的意志之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是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开始的,动摇了一战之后国际格局的经济基础,世界进入了一个剧烈动荡的危局中,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求解困之道。 20世纪30年代,突破与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为这一时期外交舞台上的焦点,法西斯国家的兴起与结盟改变了世界战略格局,挑起了二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协同作战,扭转战局,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二战结束后,昔日称雄世界的欧洲列强国力衰落,地位下降,雅尔塔体制构成新的国际格局。战后初期,以苏联和美国为中心的“两大阵营”的对抗展开了东西方“冷战”。冷战时期的世界由两极逐渐向多极化演变,两大阵营的分化导致大国关系的重组,美苏争霸态势因双方力量的消长而发生变化。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东西方“冷战”,到20世纪80、90年代之交,以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为标志,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总统再不能像在我国如此之长的历史中那样仅是个国内的人物了。我国的力量和资源已上升到头等地位,从今以后,我们的总统必须永远是世界列强的领袖之一……我们要把他看做是每时每刻都在担任海军司令的人物,他可以命令我们到世界任何地方去。
——布鲁斯特·C·丹尼《从整体考察美国对外政策》
材料二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
——伯思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军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的祸殃。
——伯思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威尔逊准备放弃美国长期推行的哪一政策?在他看来影响美国外交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是否正确?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联合国作用的?你认为当今世界威胁和平的主要因素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孤立主义政策。国家力量。
(2)正确。20世纪30年代,国联迁就日本中国的侵略,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虽然进行某些制裁,但只是形式上的。
(3)联合国在成立后的30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美苏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