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
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从苏联采取的措施看,国家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可以看出国家全力支持工业化。与增加物资储备无联系,重心发展工业而非农业,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故答案为D项。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理解材料的含义和概念,理解当时苏联的背景。还可以考查斯大林体制的特点和影响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人认为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主义转向资本主义”,也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这两种看法都是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D.只看到现象没认清本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而罗斯福新政转向“社会主义”,干预经济是为了挽救资本主义,因此说,只看到现象没认清本质,没有认识到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17年3月,彼得格勒的女工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这些女工在游行中高呼的口号是
A.“打倒战争!”“要面包!”
B.“打倒资产阶级!”“打倒战争!”
C.“要和平!”“要社会主义!”
D.“要面包!”“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十月革命的理解。根据所学,由于沙皇参加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矛盾,人民掀起了推翻沙皇的二月革命,二月革命之后,政权落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里面,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愿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在这种情形下,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由材料中“1917年3月”,可以看出是在二月革命期间的游行,其它几个选项都是二月革命之后出现的。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 ]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苏联领导人按执政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
B.斯大林——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C.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D.斯大林——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