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2、选择题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
A.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
B.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
C.重工业得到逐步发展
D.技术与管理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
3、判断题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 ]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判断题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时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5、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

?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 材料三 1916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较表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 材料四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

? 材料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的三分之二都是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然而,好景不长,一战后,欧洲列强迅速增加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中国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大批倒闭,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导致出现这种营业状况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国初年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特别快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民族工业在发展上的弱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五说明了什么问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