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神宗实录》一书记载:“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它反映了福建经济的主要特色是(?)
A.农耕经济
B.商品经济
C.海洋经济
D.外贸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征收工商税费,减轻农民负担
B.实行农商并举,促进经济发展
C.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旨在说明封建统治者的经济政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回答此题关键要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即当粮食价格较高或较低的时候,封建统治者利用行政命令强行平抑粮价结果是适得其反,不如让市场来自动调节粮价。故选D。A项材料未体现;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利用市场的手段调节经济,并未涉及到农商关系;C项与材料信息相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州县不得置市”“中县户满三千人以上,置市令一人”的信息可知,唐朝前期不准设置市,后期可以设置,从而说明市的建置管理有所变化,故本题选择A项;B、C和D均不符合题干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着父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做人公道……主顾甚多,生意尽好。”明朝冯梦龙的这段描述,反映了( )
A.福建当地人谋生困难
B.闽商控制金融领域
C.明朝社会商业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并没讲到福建当地人谋生困难,也没涉及到闽商控制金融领域,所以排除了A、B。判断是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就要看是否存在雇佣关系,而材料并没有涉及到这一关系,所以D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所讲的是商人韦德为人公道,顾客多,生意好,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朝社会商业发展,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陶朱公:范蠡,春秋末期人,字少伯,越之上将军也。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
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过的有
A.商品交换时用纸币
B.以做瓷器生意为主
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D.做一些棉花生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官府控制商业的局
面被打破。其它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额。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