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如图,从先秦时代的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天下统一局面的产生,最为标志性的意义就是中央集权体制取代了封建世袭贵族制。秦始皇为了有效地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请回答:
(1)简述中央集权体制的核心内容。(4分)
(2)下面四幅图画反映了秦始皇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以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体制?(4分)
参考答案:(1)皇帝制、中央官制、郡县制。
(2)图一反映秦始皇独揽国家军政大权,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或统一文字);反映秦始皇统一货币;图三、反映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建驰道与直道、建长城、焚书坑儒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措施。其中第一问主要考查该制度的内容;第二问主要考查秦朝巩固政权的措施,并用图片来分析具体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 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每部落一百人,但他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贵族议会)。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2)据材料二,指出梭伦调整政治机构方面的措施,从材料可以看出梭伦试图在改革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参考答案:(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1分)
依据:以农耕经济为主;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3分)
(2)措施:从公民中抽签产生国家公职人员;设立四百人会议。(2分)
原则:公正、公平(或答中庸)。(1分)
(3)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1分)
特点: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或答君主是实,立宪为虚)。(2分)
(4)认识:政治文明(或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或多元化);政治制度必须适应本国国情。(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概念能力。从材料“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中归纳材料的中心论点;根据所学知识,一种政治制度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可以从经济、地理、民族关系等多角度作答观点的依据。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概念能力。“措施”据材料二概括即可;据“创立了一个四百人会议”“每部落一百人”“把保卫法律的职责……(贵族议会)”等信息可知,梭伦试图在改革中遵循平等、公正的中庸原则。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既提及了议会,又提及了皇帝,而且皇帝的权力较大,故可判断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据材料“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中对皇帝、议会权力的规定可知其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从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到近代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不同的政体反映了政治文明的多样性,这是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具体国情造成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太祖,恰好这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就把这名纸撕了,掷在地。赵普不做声,把地上废纸捡起来藏了。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浆糊黏贴了携带身边,即又把这纸送上。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政治制度是根本性的制度。“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所以,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完政。 ——钱乘旦《英国式道路》
请回答:
(l)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君相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是否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或者否选其一回答,并说明理由)(6分)
(2)如何理解“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7分)
参考答案:(1)特点: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2分)
是真实情况。丞相制度自秦朝建立以来,都是皇帝的副手,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同时赋予宰相制约皇帝的权利,因此它是真实情况。
不是真实情况。宋代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及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及财权,相劝削弱,皇权加强,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材料中的情形不是宋代君相关系的普遍反映。赵普之所以能那样做,只因宋太祖信赖他,这是个例,不能以偏概全。(4分)(任答一种观点均可)
(2)理解:英国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是最早走上宪政道路的国家,先进的政体为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保障。(3分)
权力制衡关系:议会掌握立法权,拥有对内阁的行政监督权;内阁掌握行政权,通过控制立法提案权、财政权等手段控制议会;选民通过投票制衡执政党,进而制衡内阁;两党轮流执政,反对党制衡执政党。(4分,每点1分)
本题解析:(l)第一问,关于材料一概括宋代君相关系特点的问题,需要从材料整体内容来分析归纳,材料内容反映了宋太祖与丞相赵普之间的关系特点,结合材料内容的结果可得出正确的答案。有关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是否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的问题,可以有两种回答,无论是回答真实或是不真实都需要举出相关的内容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2)第二问,有关如何理解“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的问题,需要从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史实来分析归纳,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由英国发端的史实可以证明材料观点的正确性。有关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的问题,只需回答资本主义国家各个权力机关相应的权力分配情况及代议制的特点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宋代加强皇权的措施;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政治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