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封建”指的是什么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2分)
(2)材料二中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二,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从材料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他为“求其宁息”采取的措施是什么?(3分)
(4)材料三中的汉祖取“周秦之制”指的是什么制度?此制度带来了什么问题?汉武帝
是如何解决的?(3分)
参考答案:
(1)西周;分封制(2分)
(2)分封制的废或立问题(意思符合即可)(2分)
(3)李斯:“同姓子弟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郡县制(3分)
(4)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王国问题);推恩令(3分)
本题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封建”这个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此题中的“封建”西周的封邦建国,即是分封制度。解决此题需要看材料内容的出处及材料内容,注意材料中的“以藩屏周”。
(2)此问考查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分析能力。王绾说:“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六国刚刚统一,他要求秦始皇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度,以镇守地方。李斯的意见是:“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其意思说西周的分封制度最终导致了周的分裂,导致地方割据,不主张实行分封制度,而主张实行郡县制度。
(3)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中的地方制度就是郡县制度,所以秦始皇是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的。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是因为李斯分析对了分封制度的弊端即分封制度易导致分裂,导致国家政权崩溃。“求其宁息”意指保证国家的统一与安定,郡县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可以使“其宁息”。
(4)汉初时,刘邦认为同姓则同德,所以他在地方上大封同姓王以巩固他的家天下,但同时他又看到了郡县制度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优越性,所以他在地方同时实行郡县制。所以材料中所说的“周秦之制”为“郡主国并行”制度。分封制度的弊端也很快的在西汉社会出现了,七国之乱是最大的动荡。汉武帝最终用“推恩令”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关于清朝的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B.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C.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清代的军机处与明代内阁相同,是皇帝的侍从秘书机构不具有行政决策权力,所以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A B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是我国哪个朝代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A.秦
B.汉
C.元
D.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代夏作民主。”
——《尚书》?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材料三?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四?“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国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清末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思想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民主指君主,最高统治者。
(2 )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公共权力滥用。
(3 )同:分工明确;相互制衡。异:唐朝
的三省最终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西方的三权分立立足于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
(4)背景: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战争的结果。核心:民主、自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者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而出身低微者则会……发达。”这种“发迹的阶梯”是指(?)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科举制与其它制度的明显区别是选拔官吏不再以察举、荐举、门族第望为标准而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选官的权力不在地方而是收归中央。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的一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