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考茨基说:“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远远地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恩格斯在世时,他的精神生活与马克思的精神生活是休戚相关的,马克思还活在我们中间,我们还深受着他俩的影响。而现在,他俩都离开我们了。”
(1)马克思为何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分)
(2)为什么说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给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6分)
(4)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6分)
参考答案:(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的必然;他还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3分)
(2)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帮助各国工人党,并推动成立第二国际;同时,他还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分)
(3)学习马克思的实践精神、理论探索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关注人类命运,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6分)(言之有理即可)
(4)列宁:为无产阶级和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毛泽东: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6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解决此问题需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入手来分析归纳整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表是1848年,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而马克思主义却是要反对这种政治制度的,这种理论体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的必然,同时马克思还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所以他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第二问,本题解决的突破口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主要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来对比分析。他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是马克思主义的撰写之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执行者。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帮助各国工人党,并推动成立第二国际;同时,他还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本题为主观题,答案可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与其积极作用来分析整理,同时也要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过程来分析归纳。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是关注人类命运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习马克思关注人类命运的精神,学习马克思的实践精神、理论探索精神。
(4)本题解决的突破口应该是从每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的国家具体情况来分析整理。列宁在俄国革命过程中创立了列宁主义,为其他落后国家与地区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的革命与建设都有贡献,邓小平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你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你向我们指出了共同斗争的道路,你将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永远活在被压迫民族的心里。”孙中山这段话中这个伟大人物是
A.甘地
B.华盛顿
C.列宁
D.毛泽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你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你向我们指出了共同斗争的道路”指的是列宁领导人民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十月社会主义国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所以正确的是C项,AB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37分)《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其从1927年开始的“年度人物评选”具有世界影响力。邓小平曾两度当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读图及其文字说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78年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简述其内容。(14分)
(2)图1所示杂志出版当日,中国在外交方面发生的什么事情成为“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的有力见证?(4分)
(3)哪些“持续不断的改革”使邓小平再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的当选者?(9分)
(4)两期《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背景有何显著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10分)
参考答案:(1)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分)
内容: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2分)
(2)外交事件:中美建交。(4分)
(3)改革:在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开辟经济特区;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分)(改革、开放、理论三个方面)
(4)变化:前者以山、林等自然景物为背景,后者以建筑、高楼等为背景。(4分)
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化建设迅速推进等。(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2007年2月7日京西社区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1981年,邓小平在对毛泽东评价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各是什么?
材料二?江泽民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05年7月31日中国军网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面作了哪些成功的探索?
材料三?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报告
(4)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继承和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所开创的哪些政治、经济路线或政策?
参考答案:(1)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即将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引发中国社会的巨变。在邓小平的指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上。主持制定了《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又维护了毛泽东思想。(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3)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改造道路;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或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人物的活动,(1)《时代》周刊上的人物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然后答出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活动,在1978年学生要意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一历史事件及其内容,(2)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指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3)要求学生答出建国后到文革前的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即可(4)考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处理港澳台地区的方针及对外的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标志着马克思由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文章或著作是
[? ]
A.《<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B.《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