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欧洲近代历史上,有两次伟大的思想运动,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是启蒙运动的前奏和序幕,启蒙运动是规模更大、更深入和更彻底的新时代的文艺复兴。回答以下问题: (10分)
(1)马克思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的语文,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
文中“久受崇敬的服装”具体是指什么?指出这场穿古装演新戏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先决条件?
(2)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在哪个国家?其主要原因何在?启蒙思想孕育和催化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3)启蒙运动确立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1)服装指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先决条件:14―16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
思想内涵:人文主义思潮。(3分)
(2)法国;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封建专制制度更趋腐朽;法国大革命。(4分)
(3)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与法制等。(任意答对三点给3分)
本题解析:
(1)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指的是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旗号。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先决条件是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进入高潮;其主要原因是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吹响了号角,为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舆论准备。
(3)启蒙运动确立了一系列思想原则: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社会契约论,民主与法制等,任答其中的三项即可。
点评:14-16世纪——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形成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想,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16世纪——宗教改革:提出了因信称义和先定论,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以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教皇的权威,促使人类不断的认识自己。 ?
17-18世纪——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倡导理性,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人文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这件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罗马教皇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中世纪所谓“圣像图”绘画有着明显的区别。文艺复兴主张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这在绘画方面的体现就是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55年,一位西方领袖下令:除非另有许可,僧侣必须立刻返回修道院,政府官员将逮捕所有随意游荡的僧侣;修道院不得再向不在职的官员提供献金,教会所有部门必须减少开支;政府禁止一切涉嫌买卖的任命圣职活动。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罗马教宗受宗教分裂刺激,决心整顿教会
B.英国国王对罗马教宗不满,限制教会活动
C.法国国王不愿受教会控制,禁止宗教发展
D.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要强化教会,清除异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欧洲宗教改革到底给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外部而言,教会分裂,产生了新教,那么,对天主教会内部又产生了哪些冲击?本题材料的内容涉及整顿教会腐败的诸多措施,都是宗教改革冲击天主教会引起的系列反映,根据时间和内容(教会减少开支)可以判断这位“西方领袖”是教皇。而英国国王对英国教会的改革重在割断英国教会与罗马之间的联系。本题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逆向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在复习中要变换分析问题的角度,否则遭遇“黑天鹅”就措手不及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图中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与常人无异;画中的犹大坐在圣人当中,靠近耶稣。作者如此创意意在(?)

A.揭示人性的善与恶
B.体现古典美术的风格
C.再现历史真实场景
D.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艺复兴作品内涵的理解。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而代之以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抒发作者的情感,揭示人性的善与恶,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气息。故选A。B项明显错误,绘画的风格是工具,体现的思想才是目的;C项明显错误,绘画内容取材圣经,是虚构的;D项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反封建专制的口号。
点评: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时期产生,其源头可追朔到智者学派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复兴;宗教改革时期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时期发展到理性阶段。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肯定人性,反对神性,文艺复兴的作品中大都体现了这一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各个阶段相关的具体史实也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 )
A.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
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
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马丁·路德主张人的灵魂得救,无须教士作为中介,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得救,而要靠自己虔诚信仰。材料内容反映了马丁·路德“信仰得救”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