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8年11月潍坊市北四县高二阶段性评估5题)《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
A.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
B.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
C.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去体会理
D.要“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题干的材料可知,题干说的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的含义就是通过研究一个一个的外界事物去体会,然后得出道理和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开通未过多久,火车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导致民情汹汹。清政府遂以28.5万两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海。以上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中国传统的保守落后的思想意识造
成了铁路在近代中国的命运多舛②历史的车轮是向前发展的③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是不以中国人的好恶为转移的④新时代的到来是不可抗拒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

(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以数据柱状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的是私塾教育,只有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A表述不合史实;B“科学思潮”兴起表述不合史实,中国记得奶科学思潮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到五四运动时期科学思潮已经达到高峰;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 强化对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视,并视其为“立国之本”,制定了有关社会教育行政、经费、法规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形成了由中央到省再到市县一级的统一的行政体系,为其提供经济上的扶持和法律上的保障,其规模、组织更加完备,教育内容更为广泛,对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C的表述符合题意及史实;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它的任务是:团结各种 力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义的新中国。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材料中的“它”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一国两制”构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注意“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这句阐述,联系史实,新中国成立后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3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百家争鸣。执政者不但不禁锢思想,反而着力创造思想自由的氛围,鼓励思想论争,自己则对救时主张择善而从。我国历史上曾两次出现了思想市场——春秋战国时代和民国初年五四时期。
——北京大学教授袁刚《思想市场会使中国更有前途》
材料二
人物
| 著作
| 核心词
|
孟德斯鸠
| 《论法的精神)
| “三权分立”
|
伏尔泰
| 《哲学通信》
| “自由”“平等”
|
卢梭
| 《社会契约论》
|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
康德
| 《纯粹理性的批判》
| “人非工具”
|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历史上两次“思想市场”中的“救时主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五四时期“思想市场”出现的条件。(3分)
(3)据材料二,概括上述人物思想的共同性。(2分)并谈谈他们思想的政治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为政以德;实行法治;无为而治;兼爱、非攻。(3分,答出其中任3点即可。)(3分)
民国初年五四时期: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实业救国。(3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
(2)原因:共和体制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3分,答对3点即得3分。)
(3)共同性:理性。(2分)
政治意义: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制度创建做了舆论和理论准备。(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题目实际上就是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时期各自提出的政治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为政以德;实行法治;无为而治;兼爱、非攻。民国初年五四时期: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实业救国。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五四时期“思想市场”出现的条件:民主共和体制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准确获取能力。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康德这四个人物都是启蒙思想家,因此这四个人物共同的思想是理性主义。这四个人物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制度创建做了舆论和理论准备。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