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2分)以下为王家范、张耕华、陈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以下为王家范、张耕华、陈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 君主极权的帝国体制:明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二、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三、寄望中兴的张居正改革
四、鼎革之际的危机与困局
第三节 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二、海禁与“倭寇”
………
四、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参考答案:增加内容一 : 明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2分)理由:朱元璋明朝建立后,相权严重威胁皇权(皇权受到制约),为加强皇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朱棣建立内阁制度,都折射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4分)增加内容二: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分)理由:明朝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在此条件下稀疏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商品货币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4分)增加内容三:明朝活跃的思想和科技成就理由: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早期民主思想产生,代表人物为李贽;明朝中后期,陆王心学得到发展和传播。明朝总结性科技成就突出,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代表。(4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是属于开放性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由材料可知,根据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可从明朝的制度方面入手,比如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设立了内阁制;根据第二节“明朝中后期”可从经济角度入手,比如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根据第三节“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可从明朝的外交政策和思想、科技成就入手,比如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陆王心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方面。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陆王心学;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明代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内阁制度初具规模。关于这一制度变迁的原因、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劳永逸地解除了大臣弄权问题
B.使古代中国到达了皇权专制的最高点
C.有力地加强了明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D.是明初统治者汲取前代历史经验的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表述错误,不能说根本上解除了大臣弄权问题;B项是清朝军机处的影响;C项与题干不符,内阁制度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三者都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根据所学知识,这套“制度”不包括?
[? ]
A.皇帝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贫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o"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佐证唐代科举制
A.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
B.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C.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D.进士科是仕进唯一途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卢商家境贫寒,但是非常勤奋读书,后来考取了进士,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这反映了科举制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上升的空间,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选B。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在魏晋南北朝实行的选官制度;C项错误,体现的是汉代的察举制和征辟制;D项错误,进士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唯一。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