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C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西欧人均C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

——摘编自[美: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平均增长速度(%)
年份
| 日
| 英
| 美
| 法
| 德
|
1921—1929年
| 3.0
| 1.7
| 4.3
| 9.4
| 7.1
|
1930—1937年
| 9.9
| 2.7
| 0.7
| —3.9
| —0.3
|
——摘自任文侠等《日本工业现代化概观》
材料四?中国在1887午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扬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CDP水平的走势。(8分)
(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C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12分)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汁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C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12分)
(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C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5分)
参考答案:(1)A段:中西大致保持一致,走势相对平稳,中国略高于西欧。
B段:中国稳定不前,西欧超过中国并持续上升。
C段:中国总体下降,西欧加速上升。
(2)中国:自然经济为主;君主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
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民主思想发展。
(3)特点:中国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原因:近代中国工业产值基数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小;落后的社会制度;动荡的社会环境;资本主义列强的掠夺和压制。
(4)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加强区域合作,顺应全球化潮流;重视科技创新、理论创新;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洋务运动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 ]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派的哪一活动符合上述思想
[? ]
A.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设京师同文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叫:_______, 材料是:________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和科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李鸿章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所以他维护的是清朝的封建统治,在洋务运动中他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维护统治,所以正确的是A项,其他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