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主要批评了洋务派
A.师夷长技不合国情
B.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D.违背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派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材料主要批评了洋务派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其它选项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B。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的特点是
①是地主阶级的开明知识分子
②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
③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④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思潮”是指:
A.反封建民主思想
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
C.走西方式富国强兵道路
D.著书立说,唤醒国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B.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C.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D.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第一阶段:“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侧重于学习西方科技(器物);第二阶段: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侧重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制度);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侧重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这反映出
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
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
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
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史料分析、知识运用能力。洋务派代表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能在知识分子中产生极大影响,反映了洋务派和维新派的思想有共同之处;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失败后,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早期的维新派,故选D。A项错在保守势力,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之一。材料与B、C项关系不大。
【考点定位】中国近代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