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其“新”主要在于
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
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
C.抛弃天朝上国观念,注目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都与新思想的“新”有关,但D项是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目的,是新思想的本质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C.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徐继畲是鸦片战争后自强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与林则徐,魏源等人共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对美国政体以及华盛顿的高度赞美之词,这表明徐继畲在了解世界形势和对君主制的反思方面走在时代前列,答案选C,A B D三项不符合鸦片战争后自强派的特征。
考点: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思想潮流
点评: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派别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重视分析各阶级、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辨析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主张的异同,理解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鸦片战争以后,出现了新思想的萌发。“新思想”指的是:
A.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B.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
C.废除科举制,发展近代教育的思想
D.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的著作是
A.《四洲志》
B.《各国律例》
C.《海国图志》
D.《变法通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是林则徐组织人编译的外国著作;D是维新派梁启超的文章,主张变法图存;C符合题意,魏源于1842年编撰出《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点评:中国思想近代化的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等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2.抓住一条主线,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把握向西方学习的阶段的主题内容的变化,即理解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 3.分类归纳近代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其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及差异;从思想近代化的角度理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表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主要批评了洋务派
A.师夷长技不合国情
B.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D.违背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派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材料主要批评了洋务派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其它选项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B。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