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这句话应出自于
A.黄宗羲
B.李贽
C.王夫之
D.陆九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李贽否认孔孟学说为万世至论,认为不能将孔孟说学当做教条随便套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明史》载:“丁末,帝(崇祯)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材料反映了崇祯皇帝的政治观是
A.民贵君轻
B.君权至上
C.天人感应
D.天下为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大意是大明帝国在自己手中覆灭,感到没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所以脱下帽子,用头发盖着自己的脸,希望将来在地下见到列祖列宗,免于斥责。所以题干没有涉及民贵君轻、君权至上、天下为公等内容,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主旨,分析各个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反对儒家思想②反封建专制③经世致用④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国家危难和整个民族的沦亡
C.统治者不施仁政,民不聊生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国家分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顾炎武认为,封建国家的统治出现危机是"亡国",是统治者关心的事情,而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倒退是"亡天下",是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的。A不符合顾炎武的观点;CD是顾炎武“亡天下”概念的具体表现之一,B符合题意。
点评:概念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或对历史事实正确的表述,设计者惯用的迷惑考生的手法,就是在备选项的遣词造句上做手脚,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鱼目混珠,或以本代末。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