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2017-08-07 22:35: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读图6。该图中的图例没有完成,如果需要完成,则空白框的图例说明应是 A.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B.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 C.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三?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利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利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这些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 (4)以上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主张“美德即知识”、教育造就治国人才、人要认识自己。(3分)体现了人文精神(1分) (2)意见:信仰即可得救;(2分)影响: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2分) (3)思想:材料三: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材料四:三权分立。(2分)作用: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促进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 (4)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3分)
本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归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即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这些思想强调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2)材料二中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意思是信仰上帝即可得救。马丁路德的思想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3)材料三伏尔泰指出“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提倡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材料四孟德斯鸠提出“必须用权利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创立三权分立学说。第二小问需答出启蒙思想的主要影响。 (4)材料一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材料二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材料三启蒙运动使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成熟,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理论武器。其共同影响是都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点评: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思想家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他们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 14-16世纪——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形成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想,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16世纪——宗教改革:提出了因信称义和先定论,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以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教皇的权威,促使人类不断的认识自己。 ? 17-18世纪——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倡导理性,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人文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小农经济不能顺应世界经济潮流 B.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外国商品大量倾销 C.外国商品质优价廉,深受中国人喜爱 D.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政府官员非常恐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面是l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出现图示现象的客观条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动员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想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中,上海“一月革命”对全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 ①大串联扩展到全国各地②各省、市掀起夺权高潮 ③各地的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 ④武斗事件普遍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再认再现历史的能力。“一月革命”发生在1967年1月。红卫兵大串联发生在上海“一月革命”之前,可排除①,上海“一月革命”是以王洪文为首的^造**派用武力夺取了上海党政领导权,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这样全国掀起了武斗夺权的高潮,生产遭到破坏,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