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前551-前479年) 图二(前179-前104年)
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对联集锦。山东和山西的对联是: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化。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图二中历史人物是谁?其主要思想有哪些?此后儒学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7分)
(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在本质有何共同点?(1分)
参考答案:(1)孔子。(1分)核心:“仁”和“礼”。(1分)
(2)董仲舒。(1分)主要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三纲五常”的理论,发挥了仁政思想。(4分)
影响:儒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分)
(3)共同点:都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1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第(1)问考查孔子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考查董仲舒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第(3)问考查两位皇帝对儒学的态度。本质都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
材料二 伏尔泰(1694-1778年),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哲学辞典》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3分)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伏尔泰等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的主张具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参考答案:(1)财富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3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德治;还主张恢复周礼。?伏尔泰与孔子的思想都透露着“博爱”与“人道”等道德精神,但孔子却比他要早两千多年。(言之有理,即可给分)(6分)
(3)?解放思想,冲击专制;?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④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世界人民解放的思想武器。(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1)财富观:由材料一中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可知其财富观是重义轻利;安贫乐道。
(2)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会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的原因应该从两者主张的相似之处和孔子的思想能够为伏尔泰所用两个角度去思考,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伏尔泰是个启蒙思想家,所以他主要是为了启蒙运动的需要而推崇孔子。
(3)这一题实际上是在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启蒙运动的影响主要有:?解放思想,冲击专制;?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④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世界人民解放的思想武器;等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启蒙运动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哪项是孟子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A.“为政以德”
B.“节用而爱人”
C.关心爱护百姓
D.人民比国君重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以上思想最相近的是 ( )
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