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0分)【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却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腐,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剖,然声教所暨,皆逮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三?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清朝民族政策解读》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5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及其民族政策的进步性。(3分)
(3)综上材料,我们应该用哪些标准来评价中国古代帝王?(2分)
参考答案:
(1)特点:坚持民族平等;武力与怀柔并用;重用少数民族首领;实行羁縻政策。(4分)
评价: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形成中华文明多元化局面。(1分)
(2)政策:乱则声讨,治则抚绥。(1分)进步性: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分)
(3) 标准:是否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否推动中国社会进步;(2分)
本题解析:第(1)小题:材料一中的“朕独爱之如一”表面唐太宗的民族平等观念;材料二中的“平突厥……”说明对待少数民族地区的方式是先用武力平定,然后再通过册封的方式加以重用,采用怀柔方式管理。在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
第(2)小题:康熙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从材料中可以看粗“乱则声讨,治则抚绥”,而且“朕意不以生事为贵”表面康熙帝以和为主。这种民族政策的进步性显然应当是为国家繁荣昌盛奠定基础,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3)小题:该题看上去属于开放型试题,但是学生作答时一定要注意“综上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去胡乱地罗列评价标准。材料中涉及的两位帝王都很好地处理了民族关系,都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所以这才是出题者所要得到的核心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对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思想核心是“仁”
B.主张维护旧的统治秩序
C.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D.其思想成为当时的正统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仁、礼、教育上的有教无类均是他的主张,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得到重视,不是正统思想,所以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欧洲联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这说明:
A.欧洲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
B.欧洲联盟已成为高度的经济政治一体化实体
C.欧元正式启动得到欧洲国家普遍支持和赞同
D.欧洲国家对外推行相同的对外政策和安全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对欧盟的性质的考察,欧盟是由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发展而来,最初只是经济组织,但是1994年欧盟建立之后,其宗旨“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表明其经济性,“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则表明琪带有政治性,所以是政治和经济一体化集团,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11月,国民政府公布施行《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准案》与《划分国家支出标准案》,将盐税、关税(海关税与常关税)、统税、印花税、矿税等主要工商税种列为国家收入,而将田赋、契税、牙税、当税、营业税等适合地方征收的税种列为地方收入,这样通过法律形式使中央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财力,同时也给地方保留了机动财力,对于出现的地方财政困难通过转移支付方式予以解决,从而扭转了自清末以来财权分散于地方的不利局势。
——摘编自《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年)税收制度的借鉴》
材料二?美国的分税制,不是中央分给地方,而是地方分给中央。原先抗击英国的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本来并无隶属关系,独立战争后,中央权力日渐膨胀,但地万仍有相当的独立性。与这种政治体制相适应,美国有三套税务机构,分属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者各司其职,互不干预,没有领导关系,只有工作业务关系。
——郭伟红《美国与法国分税制比较》
由于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的征税机构独立,导致双重征税,乃至三重征税问题的普遍存在,至夸这问题未彻底解决。不过在直接税征收中都采取抵扣办法,如计交地方所得税中,可把交纳联邦的所得税作为费用扣除以消除重复课税。
——摘编自《谈美国分税制及其他》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税制的特点及作用。(8分)
参考答案:
(1)原因: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中央集权削弱;南京国民政府稳定财政、巩固统治的需要;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外政策的调整。(7分,答出其中一点3分,两点5分,三点7分。)
(2)特点:地方分税给中央;三级分税;重复征税。(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作用:维护了联邦制;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4分)
本题解析:
第(1)问,材料最后一句,说明了原因之一在于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中央集权的削弱,再结合材料中的时间,联系阶段特征归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是南京国民政府稳定财政,进而巩固统治的需要;其次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关税的调整也反映了对外政策的调整。
第(2)问,本小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第一段材料中反映了地方分税给中央和三级分税的特点,第二段材料反映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对于美国税制的作用,可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政治上有利于维护联邦制,经济上促进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利用一次机遇, 使经济出现高速增长,这一“机遇”是指?
A.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B.发达国家建立高科技跨国公司
C.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
D.欧美国家大量输出资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