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7 22:44: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康熙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同时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阅读下列康熙帝的诗作,回答问题:(20分) 诗一
 诗二
 诗三?诗四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康熙帝的这四首诗,分别和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4分) ①诗一:?;②诗二:?; ③诗三:?;④诗四:?。 (2)(接上问)从康熙帝的经历看,他解决这四个事件的顺序是:?(2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 (3)康熙帝还写过一首“咏昭君”的诗,其中有这样几句:“欲笑和亲失,还嫌饵术⑥迂。开诚示异族⑦,布化越荒途。”(⑥饵术:汉文帝时贾谊提出用“五饵”,即用美食、鲜衣、联姻等五种方法,招抚匈奴,使之不再进犯汉朝。⑦异族:此处指蒙古各部。)据此,指出康熙帝对蒙古各部的态度,并据史实印证。(4分)(史实举出1例即可) (4)根据上述诗及相关史事,概括指出康熙帝的治国理念及其治国举措的历史功绩。 (6分) 材料:(康熙二十三年)戊寅,上次曲阜。已卯,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至诗礼堂,讲易经。上大成殿,瞻先圣像,观礼器。至圣迹殿,贤图书。至杏坛,观植桧。入承圣门,汲孔井水尝之。顾问鲁壁遗迹,博士孔毓圻占对甚详,赐官助教。诣孔林墓前酹酒。书“万世师表”额。 ——《清史稿》 (5)结合材料说说康熙帝对孔子和儒家思想采取了什么态度?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①收复台湾;②平定三藩之乱;③雅克萨之战;④平定噶尔丹叛乱(8分) (2)B(2分) (3)态度:团结内外蒙古各部(2分)史实:①多伦会盟,接受喀尔喀蒙古臣服;②册封达赖、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四大活佛并由清廷直辖。其中,章嘉和哲布尊丹巴分掌内、外蒙古喇嘛教务。(2分,只要答出1例即可) (4)治国理念:反对叛乱分裂,反抗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安定。(2分,只要答出维护国家统一即可,其余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历史功绩:开启康乾百年盛世;奠定今日中国版图。 (5)态度:崇儒尊孔。(2分)目的:缓和民族矛盾,维护清朝统治。(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归纳康熙帝的政绩。 (2)注意排列先后顺序,①收复台湾是在1681年;②平定三藩之乱是1673年—1681年;③雅克萨之战是1685—1688年;④平定噶尔丹叛乱是在1690年。 (3)康熙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汉代所用的和亲之计是失败的,并没有阻止匈奴进犯汉朝;只有国力强盛,“开诚示异族”,才能使“布化越荒途”。(对少数民族要开诚布公,以诚相待,才能够相互信任,友好相处,布德政于荒途。)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治国理念:反对叛乱分裂,反抗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安定。 (5)根据材料“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瞻先圣像,观礼器”“诣孔林墓前酹酒。”“书“万世师表”额”等分析康熙帝的态度,再分析目的。 点评:高考历史科目的命题程序简单的说是三步:主题、情景、设问。主题就是考什么,也就是《考试说明》中要求的三个基本目标:基础与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目标和情感体验。情景就是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设问指考查方向,要求灵活、多样,角度要不断变换。高考这类题型的特点如下:?1.入门易,深入难。为了保证有效、良好的区分度,高考试题要考虑试题的易中难比例和试题难度坡度。就历史材料题而言,每道试题入题一般简单,进入试题后考生会发现坡度越来越大。启示:入门要对路,简单问题不丢分。?2.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试题所提供的新材料、新情景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都在考生的知识网络中,都在教材中,这就是“答案在书内”。启示:抓住书本,落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3.多角度考查主干知识。每年高考试题的考查内容主要是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主,每年变化的是情景,是设问的角度,要灵活应对。启示:抓住主干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活学活用。?4.目标立意。重视考查“知识与技能”,更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启示:抓住主干知识的同时,要思考知识得来的方法和知识所体现的情感和价值观。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汉书》:“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其中的古代的山西、关东、江左、河南分别指? A.崤山以西、山海关以东、长江以北、黄河以南 B.太行山以东、函谷关或潼关以东、长江以西、黄河以南 C.崤山以西、函谷关或潼关以东、长江以东、黄河以南 D.太行山以东、山海关以东、长江以南、黄河以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邓小平复出后,在教育工作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为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 ②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③组织编写新教材? ④启动“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启动希望工程是由共青团中央推出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以下是反映欧洲历史上王权与教权力量此消彼长发展趋势的若干重大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查理加冕?②阿维尼翁之囚?③卡诺沙觐见?④丕平献土 A.①②③③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1)?查理加冕:800年的圣诞节,罗马教皇利奥三世给查理加冕为“罗马人皇帝”,史称查理大帝。 (2)?阿维尼翁之囚:1305到1378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廷之间的斗争。事件之后70年左右时间里,担任教皇的基本上是法国人,且是在法国国王干预下当选的。 (3)?卡诺莎觐见:1075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发布敕令,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亨利四世向格里高利七世“负荆请罪”。 (4)?丕平献土:在754和756年,丕平两次出兵意大利打败伦巴第人,将夺得的拉文那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给教皇 按照事件顺序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泰来机制面粉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迄今已有整整一百年的历史,是泰州最早具有近代意义的工厂,建国后改名为“公私合营泰州面粉厂”。该厂改名的时间可能是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公私合营泰州面粉厂”的信息说明是建国初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情景,故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