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这主要反映了
[? ]
A.中国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写入我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上。故选D。其它各次会议的主要成就见本题点评。
点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几次重要的会议要把握: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三大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八大做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十五大依法治国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作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指导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京奥运会的六个协办城市天津、秦皇岛、上海、沈阳、青岛和香港,其中哪些城市曾经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开辟为通商口岸,1984年又成为沿海开放城市的( )
①天津 ②秦皇岛 ③上海 ④沈阳 ⑤青岛 ⑥香港
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此题实际是在考查相关史实,联系教材可知,两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有这些城市中的天津、上海,1984年成为沿海开放城市的有这些城市中的天津、秦皇岛、上海、青岛,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2年)七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 报告中“社会主义”一词有所减少,与此同时,“党”有了明显增加
④
报告中“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A.②①④
③
B.④
①②③
C.②④①
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又是一个春天”到来的标志是
[?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