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79年中国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迈开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均晚于A项。
点评: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历史上的对外开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开放的前提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放;新时期的开放是在平等交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主动进行的开放;②开放的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适应外国殖民主义的需要而开放,反映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政策;新中国的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③开放的结果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有利于外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新中国开放则有利于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图《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①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农业合作化运动过急过快
B.①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②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②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与中国差距拉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排除A;①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赫鲁晓夫进行农业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排除B; ②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提高了农村生产力;②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并非一直呈下降趋势,也有回升,排除D,因此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8年8月,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北京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她悠久沧桑的历史文化和充满魅力的现代气息。某中学同学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准备组织一个大型图片展览,题为“首都北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下是展览中同学们搜集的一部分图片
第一组:

请回答:
(1)圆明园世称“万园之园”,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经典之作。她被劫掠焚烧是在列强发动的哪次侵略战争期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00年,八国联军再度攻陷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请问这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第二组请为这组图片拟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 北京——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象征
(4)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奋斗。请仿照图3的示例,为图4、5、6撰写解说词。

图3五四风雷: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图4卢沟烽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开国大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伟大转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包含北京和屈辱、侵略含义即可。
(4)图4:1977年七七事变爆发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图5: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图6: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这是我国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一首诗歌,它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78年7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意在重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B.为打破个人崇拜、解放思想营造舆论
C.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D.国家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根据时间信息,可以排除D项;当时中国经济处于徘徊前进的时期,A、C错误;此举是为了解放思想,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