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一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 )
A.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B.邓小平复出后恢复高校招生制度
C.中共中央决定全面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可知,该发展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A项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B项发生在1977年,C项发生在1984年以后,D项发生在1992年。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49年,《共同纲领》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2.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也是新中国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依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和1954年宪法的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调动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
A.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淡化
B.各国经济依赖关系加强
C.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减弱
D.各国政治利益趋于一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整个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各国的经济依赖程度也不断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使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材料三 (东突厥来归附)温彦博以为,“请……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蔽,策之善者也。”魏征以为,“……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6分)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朝廷君臣治理东突厥的主张及其结果。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唐太宗还有哪些重大举措?(10分)
参考答案:
(1)说明:唐太宗认为隋炀帝因穷奢极欲、穷兵黩武而亡,他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与民休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6分)?
(2)思想:以民为本(或“存百姓”思想)(2分)
实践: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8)
(3)主张:温彦博主张在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魏征主张“纵之使回故土”;(4分)?结果:唐太宗赞同温彦博的意见,并在东突厥地区设立了羁縻府州。(2分)
举措:采取“战而后和”策略;册封西北各族首领;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唐蕃联姻(和亲)。(4分)
本题解析:第(1)小问从材料中“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在于贪得无厌,苛政猛于虎和穷兵黩武,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以史为鉴,与民休养生息,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第(2)小问中的第一问依据材料中“存百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第二问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从休养生息和慎用刑法两个方面分析。第(3)小问中第一问从材料中“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温彦博的主张在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从材料中“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可知魏征主张“纵之使回故土”;从材料中“上卒用彦博策”可知,结果是唐太宗赞同温彦博的意见;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采取的措施有采取武力征服策略、册封首领、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和亲通婚。
点评:对于中国杰出的政治家,高考考查的角度主要集中在:(1)从政治家的主要活动,考查其对中华文明发展中的贡献。(2)从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在结合具体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我不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滑不倒。”这些歌谣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无极的封建势力较弱
B.妇女地位提高
C.农业人口增加
D.道路交通改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辛亥革命后废止缠足的现象,这应该是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