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应对“二战”后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外交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某些国家甚嚣尘上。试结合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评论这种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表明
[? ]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3、判断题 ? 以下是美国《时代》周刊所选用的一些中国封面人物,体现了美国社会对中国的关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 图一是1950年12月11日的期刊,人物是毛泽东。标题是:RED CHINA’S MAO(红色中国的毛)。背景为红色基调的蝗虫。
? 图二是1954年3月10日期刊,人物是周恩来。标题是:RED CHINA’S CHOU EN—LAI(红色中国的周恩来)。
? 图三是1963年9月13日的封面,标题是:RED CHINA:The Arrogant Outcast(红色中国,狂妄的被孤立者)。船头上的四个人物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一艘过分拥挤的大船,船舷上摞着补丁,船上热闹非凡,标语上写着打倒赫鲁晓夫,打倒资本主义;斯大林,列宁和赫鲁晓夫的画像被抬出来示众,船尾是中国的导弹,有人在上面以武力示威。
? 图四是1971年4月26日的期刊,封面上是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的合影。
? 图五是1984年4月30日的期刊,表现的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
? 图六是1985年9月23日的期刊,画面以邓小平图像为中心,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标题下面的小字是:“Moving Away from Marx”。
请回答:
(1)结合图一中的背景(红色基调的蝗虫)说明当时的中美关系的状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出图二中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后至50年代中期的外交活动两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片三分析当时中国的外交形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图片四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特定称谓。70年代我国外交重大突破与转机的关键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五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对外政策。图六邓小平图像两边的内容对比表达了什么含义?图片中的题目Moving Away From Marx的中文意思是什么?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见下图)指出:“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在30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新的篇章”是指

[?]
A.“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B.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C.中、美两国建交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
D.中美关系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5、判断题 达赖喇嘛长期从事分裂活动,是“藏独”势力的总代表。2010年2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国强烈反对,会见达赖。美国总统这一举动
①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②违背了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精神
③导致了中美断交④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④③④
D.①②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