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 考古学有几个常用的定义:“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客观基础; “技术”是取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下列属于考古学“方法”的是
[? ]
A、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发掘原始人类头盖骨
B、运用专用金属探测仪寻找古墓内部遗存状况
C、对人类遗存特征的研究揭示当时社会特征
D、运用DNA解码技术探究中国人祖先由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是一组由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图片。
材料二 蜀侯蚕丛,其目纵(突出),始称王。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三 “蜀王之先名蚕丛,是时人萌(民)椎髻(高高的锥形发髻)左衽。”“(蚕丛的)后代名日柏灌(树和鸟),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
——[汉]扬雄《蜀王本纪》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研究古蜀文明所依据的历史资料有哪些类型?从考证的角度讲,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是如何描述蜀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资料:考古实物;古书记载和传说。关系:考古实物证实了古书记载的可靠性。说明:材料二中的“其目纵”与图1相符。材料三中的“椎髻左衽”由图2得到佐证。材料三中的蜀王之名与鸟和鱼有关,与图3相符。
(2)描述:蜀王是被神化了的人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从司马迁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到刘知几著《史通》阐发历史通识,形成系统理论,我国史学历经
[? ]
A.100多年
B.300多年
C.800多年
D.1200多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型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是
[? ]
A、理论构建离不开史料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观察下面图片中原始社会的文物。如果要确认其产自哪一地区,除调查其流传的来龙去脉、分析其制作材料,比较其工艺、形制特征等方法外,还有一个比较可靠的方法是

[? ]
A.确认现存何处
B.查证当时名称
C.试验它的用途
D.探究其上符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