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形成以上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A.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互相学习
B.封建制度确立早,比较先进
C.君主专制强化达到顶峰
D.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教材中引用唐章碣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
A.统一方国,焚书坑儒
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 “秦始皇把诗书焚烧后,他的帝王事业也就完了,拱卫首都的河山虽然险固,也毫无作用。烧书的火坑还未冷下来,原来六国的地方已经大乱了” 。“竹帛烟销”指“焚书坑儒”;“刘项”是农民起义的领袖。故选C。A项统一六国材料未体现;B项政治改革和D项刘项文盲都无法体现。
点评:秦朝统一天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焚烧诗书,认为知识分子是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但是由于秦朝的暴政,短期而亡,推翻秦朝的不是知识分子,而是读书不断地刘邦和项羽。现在两句诗常用来讽刺那些违反事物发展规律、一意孤行的人,到头来事与愿违,往往受到应得的惩罚。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指出:“由于秦始皇完全彻底的改革,中国先秦时代的传统包括各种地方传统遗失大半”。这一“改革”指的是
A.灭六国
B.修长城
C.建立大一统体制
D.称“皇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强迫迁徙六国富民和平民。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徒到咸阳,要他们看护皇陵,或者迁徙于西南边远地区,公元前215年,秦将蒙恬夺九原河南,设置34县,建立九原郡。由此判断出这一“改革”统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近代中西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问题一:中国古代的政体与选官制度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天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2分)
(2)材料二中的“这两种制度”各是什么?(2分)
探究问题二:英美民主政治的评价
下表是某中学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组别
| 材料
| 结论
|
英国组
|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 ——《全球通史》
| 17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
美国组
|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 美国通过革命建立起的民主政体,是世界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之一。
|
请回答:
(3)有同学认为,英国组的材料不足以得出最后的结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充相关的史实。(2分)指出美国组材料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表现。(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1)“天下变局”:统治阶级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4分)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4分)
(2)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3)英国组的材料不全面,补充史实: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9世纪议会改革。含义: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政体。表现: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两党交替执政;实行共和政体。
(4)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民主制度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
本题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西周至秦汉时期统治阶级转变的表现和地方政治制度变化及其实质的理解。第一问:“天下变局”:指的是统治阶级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第二问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说明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2)根据材料信息“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可联系隋唐时期确立了科举制度为选官制度,“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可联系隋唐时期确立了中央官制为三省六部制,两者都为后世王朝所沿用。
(3)阅读材料和结论,迁移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和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和内容等有关史实进行判断。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的史实除了材料已经列举的《权利法案》,还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美国民主政治的表现可联系1787年宪法和两党制度等知识点回答。
(4)综合、对比上述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三反映的是英美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且政体形式不同,说明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但是民主制度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演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宪法的颁布、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挑选的亲信充任
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C.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统治发展到顶峰
D.军机处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军机处的掌握和理解。清朝举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