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
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
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
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
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图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
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图一:清代的长袍马褂


图二:西装和中山装
?
图三:“文革”时期人们的穿着

图四:当代绚丽多彩的服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5分)
(3)图二与图一相比,图四与图三相比,说明图二.图四服装发生变化的政治和思想因素(8分)
(4)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
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6分)
(5)综合以上认识,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特征:严格的等级制度。(2分)
(2)主张:主张易服。(1分)理由:①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②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4分)
(3)政治、思想因素:图二:政治上:近代民主政治运动的推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影响。图四:政治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再搞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答民主政治得到发展)。思想上:改革开放,打破个人崇拜,思想获得了解放,审美多元化。(言之有理即给分)(8分)
(4)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或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4分)精神追求:从图一到图二反映的是追求民主、目由、平等和独立;从图三到图四反映的是追求富裕、发展、个性和文明。(2分)
(5)影响因素:①物质生活水平;②思想开放程度;③社会政治气氛。(3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社会习俗的相关知识即可。
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康有为的主张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图片结合相关历史事实即可得出答案。
第(4)问,根据图片,结合生活习俗的变化即可得出答案。
第(5)问,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来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转折点成为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
(1)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被称为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3)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改革人物
| 改革任务
| 历史地位
| 证据理由
|
亚历山大二世
| ?
| 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 ?
|
? 明治天皇
| ?
|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 ?
|
? 光绪帝
| ?
| 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法明义第一章也
| ?
|
?
参考答案:
改革人物
改革任务
历史地位
证据理由
亚历山大二世
废除农奴制,改变落后现状(2分)
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分)
?
明治天皇
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2分)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3分)
?
光绪帝
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2分)
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推动思想解放,激发了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和思想观念等(3分)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目的和影响,其中“影响”只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改革的任务”就是改革的目的,三国的改革目的都十分明确。“证据理由”必须围绕“转折”组织要点,主要是促进社会转型方面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首先联系史实,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情况是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日本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世界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而“另起炉灶”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排除A和C。B项中“斗智斗勇”、“再次较量”等在七十年代也没有表现,所以D项最符合题干要求,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掌握相关史实,再分析选项和相关史实的对应关系,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识记等综合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中国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面临挑战。其中

[? ]
A.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C.中国的企业正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D.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右图是著名画家张乐平于20世纪50年代画的《跃!跃!跃!》。它反映了(?)
A.土地改革运动兴起
B.三大改造完成
C.大跃进运动兴起
D.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漫画所反映的是不顾客观实际,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做法,大跃进运动最符合这一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