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时间“康熙三十年(1691年)“,三藩之乱已经于1681年被平定,排除①;1689年,中俄双方使团在尼布楚城签订条约边界争端暂告段落,排除④。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1)把握住“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成就”,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古代希腊所留下的就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理藩院起初只是管理哪个地方的事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理藩院是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事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据此,秦朝实行了(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简单迁移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说秦统一之后,鉴于周朝实行分封制导致诸侯力量日渐强大,周王室日益衰微,因此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中央集权。A不对,分封制度是先秦时期的制度;B不对,宗法制度是先秦时期的制度,且材料无从体现;D不对,王位世袭制与宗法制相连,主要是解决王位的继承人问题,即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这是它的主要特点;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代三省之间的精细分工相互制衡又彼此配合,实现了行政运作程序有效制衡,但其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强化皇权和弱化相劝,所以答案选C,A D两项说法错误,B项是该制度的目的而非制度本身的特点。
点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是反映的本质却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的三权分立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近代中国反侵略、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