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

图1 唐朝中央机构 图2 明朝中央机构
材料二 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王位世袭
B.等级森严
C.有浓厚血缘色彩
D.中央高度集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关键词:早期,一般说中国古代早期多指夏商周时代。中央集权制度是秦朝确立,并延续整个中国古代,不属于早期政治制度的范围。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国 别
| 中 国
| 英 国
|
综合国力
| 落后封建国
| 世界强国
|
社会形态
| 封建社会
| 资本主义社会
|
经济基础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
军事力量
| 装备陈旧,素质低下
|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
对外政策
| 闭关锁国,被动
| 殖民扩张,主动
|
中英贸易
| 出超
| 入超
|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3分)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利的影响?(3分)
(2)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结合材料二中的表格内容,你认为是否有道理?说明你的理由。(7分)
(3)辛亥革命为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做出哪些重大举措?(6分)结果如何?(2分)
参考答案:
(1)信息:清代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于陈规旧制。(3分)
根源: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3分)
影响: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3分)
(2)有道理。
理由: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力量增强,企图开辟中国市场,而封建落后成为其扩张的目标,战争无法避免。(7分)
(3)举措: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保障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和国民的基本民主权利。(6分)
结果:失败了,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实行专制独裁。(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清代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的分析与认识。回答第一小问,要紧扣材料“清代……‘惟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归纳总结。结合这一时期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回答“根源”。联系这一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状况及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归纳总结。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原因的分析与理解。回答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表格中两国各方面的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对外政策,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归纳总结。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成果及结果的分析与理解。回答时要明确题目的要求:辛亥革命为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做出的重大举措及结果。前一问实际上考查辛亥革命的重要措施,联系所学回答即可。对于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清代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原因;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措施及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各项对表中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拟票者类似皇帝的机要秘书
B.最高命令出自拟票官员
C.皇帝无权亲见各地官员奏折
D.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该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政治制度,题目中的封建指的是分邦建国,是分封制的含义,所以正确的是A项,B指的是王位的世袭制度C是地方上的行政制度D是秦朝的中央机构,均派出,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