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实行
B.香港澳门的回归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广电事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中国逐步实行对外开放,而外语的学习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中能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所以“外语热”的现象在中国开始出现,题中现象即是此种情况的重要表现,答案选A,B C两项的出现与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982年初”不符, D项与题意主旨无关。
点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高考中尤其要关注对这些成就取得原因的分析和重要时间关键点的识记能力,如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的十共十四大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内容和重大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共“十三大”主要内容有①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③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④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七届二中全会内容,因此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 ]
A、安徽、四川?
B、安徽、贵州?
C、四川、云南?
D、四川、湖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问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又是一个春天”到来的标志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又是一个春天”到来的标志是指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与题中时间特征1992年不符。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