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的形势,《苦笑录》描述说:“那真是一个谜了,不过那谜也露了一些曙光,廿六年三月间,(国民党)中央召集一个全体会议,通过一个‘根绝赤祸案’,虽然该案开始批评共产党一顿,但……确是容许共产党活动的”。下列对文中“露了一些曙光”正确理解的是 (?)
A.联共抗日的曙光
B.承认共产党合法活动
C.国共和平共处的曙光
D.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目涉及的是西安事变后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变化,“但……确是容许共产党活动的”可以说是国共和平共处的曙光,所以C正确,B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五四时期,《东方杂志》主编钱智修感慨道:“濂洛关闽,年湮代远,不可作矣。问有如黄顾颜王之艰苦卓绝、独创学风者乎?无有也。问有如江永、戴震之立书著说、发明绝学者乎?无有也。问有如俞樾、黄以周之久主书院、门弟子遍于东南者乎?无有也。问有如李善兰、华蘅芳之精研历算、译著传于天下者乎?亦无有也。有之,则载政客为巨魁之学会及元勋伟人之政书尺牍耳。”作者为何有此感慨?
A.反对传播西学的立场
B.批判五四运动将学术思想救国导向政治救国
C.对国学衰落现状的无奈
D.批判当时学术政治化,倡导学术独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则载政客为巨魁之学会及元勋伟人之政书尺牍耳”可以得出钱智修批判当时学术政治化,倡导学术独立。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其门户作用丧失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 ]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
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