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 方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
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
②体现了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
③体现了世界史逐渐发展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的能力。西方侵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瓦解,故①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影片《建国大业》中有这样的镜头:阳春三月,从全国各战场赶来的领导们裹着一路的风尘,各个满怀着喜悦之情步入七届二中全会会场。党的领导人充满喜悦之情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三大战役即将全胜
B.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C.渡江战役获得捷报
D.中国即将变成工业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以影片《建国大业》设置新情境,旨在考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选项设置有一定的干扰性。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3月,此时距解放战争的胜利已非常近了,因此B符合其召开的背景;A不符合,因为三大战役在1949年1月已获全胜,而A说成“即将全胜”,显然不符合当时的史实;C不符合,因为渡江战役是七届二中全会以后的事;D不符合,因为把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是一直是新中国追求的工业化目标,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的工业化只是一种设想,不可能即将变为工业国。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
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它把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20世纪初,孙中山阐发了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内容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故二者的共同任务是推翻清政府,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根本原因(?)
A.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B.帝国主义国家从中破坏
C.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国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党叛变了革命,最根本的原因是两党的阶级利益不同,A是国民党的叛变B是外部原因C中共的错误D是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