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统计:17世纪全世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估计约有500万;18世纪时,超过一个亿。导致此现象的因素是
[? ]
A.拿破仑战争光大了启蒙思想
B.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对外扩张
C.新航路开辟扩大了英国市场
D.英国一直走在现代化的前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材料二: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民族统一、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加速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其次,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地理大发现”是指什么?这一发现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重大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地区造成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资本主义本身具有扩张性,必然要求整个世界作为市场,这就使
A.亚非拉国家重新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B.世界经济出现一体化趋势
C.整个世界将成为资本主义世界
D.其他地区将成为西方经济的附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D两项是殖民主义扩张的必然结果,C项表述不准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货币和商品,正如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样,开始并不是资本。它们需要转化为资本。但是这种转化本身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这些情况归纳起来就是:两种极不相同的商品所有者必须相对立和发生接触;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的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也就是劳动力的出卖者。”?
--马克思《资本论》?
回答:(1)你认为劳动力的出卖价值和劳动出卖价值相等吗?请用材料中的原话说明。
(2)“两种极不相同的商品所有者”实际上分别指什么人?
(3)材料表达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不相等。(3分)“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 (4分)
(2)资本家和雇佣工人。(4分)
(3)商品经济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需要必要的前提条件。(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关键要理解“资本”与“货币”的区别,货币是资本的外在表现形式,但资本与一般货币的区别是能增殖货币的货币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两个时期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相似历史条件是什么?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历史条件:①科技推动。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基础上的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推行,增强了资本主义自我调节能力。
③相对稳定的环境: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处于“和平发展”时期,国内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二战后国际形势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改善,阶级斗争形势缓和。
影响: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争夺世界霸权、重分殖民地的斗争激烈,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对峙局面,导致一战爆发。
②本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西欧、日本经济崛起,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促使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对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特别突出看科技对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主要指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及政治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指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而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能极大的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