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大清王朝是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统治中国达260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大清王朝统治中国开始于哪一年?
(2)在两次鸦片战争打击下,为了实现自强,清王朝采取了什么行动?这次行动有何特点?这次行动没有使清王朝富强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你如何看待光绪帝的变法活动?
(4)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王朝的统治为什么很快宣告结束?
参考答案:
(1)1644年。
(2)洋务运动。特点:一是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
二是只靠地方的洋务派分散进行,没有中央统一领导;三是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多种形式。原因:洋务派单纯地依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这也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3)光绪皇帝之所以与康有为等人发起变法运动,实际上他并不是真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而是要借助维新派的力量增强自己的统治势力,挽救即将崩溃的大清王朝,使自己免当亡国之君。
(4)一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二是帝国主义列强看到大清王朝统治已经无可挽救,对其抛弃;三是袁世凯采取各种手段威逼利诱,迫使其不得不交出统治大权,退出历史舞台。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要求从纵向历史发展角度来全面系统地认识清王朝统治的建立、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题中难点主要集中在对洋务运动特点及失败原因、如何看待光绪皇帝与康有为的变法活动和清王朝为什么很快崩溃等问题的分析上。有关洋务运动特点的归纳,可以从其学习内容、发起人、举办形式、对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影响等方面去分析总结;至于失败原因,可以直接参照教材总结回答;关于如何看待光绪的变法问题,可结合光绪帝的阶级属性和身份、诏书内容的根本缺点、主观动机等方面来认识;有关清王朝为什么很快崩溃,可从资产阶级的革命派、帝国主义、袁世凯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位于广西贵港市的翼王亭,亭上有石达开所作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后来,李宗仁为该亭题写了“还我河山”的横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我河山”充分表现了石达开的英雄气魄
B.石达开把推翻清王朝统治作为其主要奋斗目标
C.抗击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达开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动机
D.石达开的民族意识是狭隘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故B项的表述正确,C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C项;由题目中的信息“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可知A项的表述正确;由题目中的信息“上国衣冠沦诸夷狄”可知D项的表述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辛亥”年,在这两年,中国各发生了一次重大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的里程碑
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及比较归纳的能力,联系已学史实可知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辛亥”年分别指的是1851年与1911年,“中国各发生了一次重大革命运动”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可得出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
A.《八一宣言》的发表
B.一二·九运动爆发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峙战争走向了和平,它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选C。AB项是在1935年;D项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雪洗了近百年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独立,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英国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由此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A、C、D三项均不是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