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其实,当时的历史真
A.日本对中国华北、华东等地的进攻被击退,损失惨重
B.相持阶段日本希望与中国和平谈判,“化干戈为玉帛”
C.日本速决战破产,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中国开辟了境外战场,与盟军联合打击日军,日军被迫提出议和
2、判断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个中国人是安徽人王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因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人中国,引起币制改革
②鸦片大量进人,白银外流
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
④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判断题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青年大量参军,母送子、妻送郎的场景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法西斯极端民族主义的煽动
B.日本人爱国热情高涨
C.日本本国利益受到威胁,保家卫国的需要
D.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4、判断题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是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严重不平等条约。
请回答:
(1)结合上述不平等条约相关情况完成下表: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最能反映出当时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的是哪两条规定?
(3)帝国主义时代列强侵华有两大特点——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马关条约》中,哪两条规定分别体现了上述两个特点?指出这两条规定对中国的严重危害。
(4)有人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一定意义上讲是列强鉴于中国人民反抗使瓜分企图破产的事实,对侵华政策的调整。”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说明理由。
5、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
次巨变”应当是
A.由闭关走向开放
B.由愚昧走向科学
C.由落后走向富强
D.由专制走向共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