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0分) 1924年,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知识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不同的时代,史家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解读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辇彀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凡被殴击。……举京师谣言纷纭不可听闻,皆谓康有为欲废京师六部九卿衙门。彼盈廷数千醉生梦死之人,几皆欲得康之肉而食之。其实康有为不过言须增设新衙门耳,尚未言及裁旧衙门也。而讹言已至如此,办事之难可以概见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帝后两党政权之争,由来已久,戊戌维新,特西后有意纵容之,以作废立之口实耳。
——萧一山《清代通史》,1923年
材料三?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康有为公然诬蔑18世纪法国人民的民主主义革命为“无道之甚”,替满清封建统治者策划防治中国人民革命的方法。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载湉这样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戊戌变法失败,宣告改良主义在中国没有出路
——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1954年
材料四?当前,仍有一些学者也认为“激进”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这很难令人接受。反过来讲,假如康梁的变法主张温和一点,变法的速度再放慢一点,变法就可以成功吗?肯定也不会成功。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康梁维新派的变法内容和具体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使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从维新派本身去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李喜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2001年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概括,针对戊戌变法的失败,四则材料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原因分析?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中认识分歧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顽固势力的抵制;帝后党争,光绪帝没有实权;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不具备改革所必需的社会环境。(8分)
(2)史料占有的差别;视角和立场;时代和政治的影响等。(2分)
本题解析:
(1)据材料“...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帝后两党政权之争,由来已久...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仍有一些学者也认为“激进”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使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可以概括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根据史料的评价方法。造成历史问题认识分歧的因素一般可以从史料占有的差别、视角和立场、时代和政治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趋向于改良而非趋向于革命。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材料二?有人指出:康有为是“变法第一人”“戊戌变法核心人物和维新运动的领袖”;也有人认为:“一般历史学者……往往受制于改革或革命观点偏见,致使康在百日维新中的影响及康与光绪间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张,过高评价了康有为。”
(1)材料一中“他们”面临的“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指什么?(4分)请举一例说明“他们”是是如何“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的?(4分)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评价历史人物。试从社会文明演进的角度评价康有为在这一时期的活动。(7分)
参考答案:
(1)形势: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的民族民主意识高涨,掀起救亡图存的高潮,危及士大夫的既得利益。(4分)
举例说明: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4分)
(2)方法:一分为二、辩证的发展的观点,一要看历史人物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二要看他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4分)
评价:康有为这一时期的活动,使从洋务运动开始的改革运动进入政治层面,并有了比较鲜明的资产阶级色彩。(3分)
本题解析:(1)本题的解题思路是抓住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形势: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另外还要结合材料的信息:洋务运动破产,居于统治地位的士大夫需要进行改革。举例说明“他们”是如何“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的?要清楚“他们”是什么人。通过材料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 “趋向于改良而非趋向于革命”可以看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托古改制”,答题时就把它的特点和作用回答出来即可。
(2)一般来说,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一分为二、辨证的来看。看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做的主要事情是否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如果从从社会文明演进的角度评价康有为就应该联系到中国近代对西方文明学习、探索的过程。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使从洋务运动开始的改革运动由器物层面进入政治层面,并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某高校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论文,下列选题不正确的是
[? ]
A、荒唐的嫁接——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B、以发展实业为首务——康梁的维新思想
C、辛亥革命后的逆流——尊孔复古
D、有请德赛两位先生——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所有的封疆大吏里边真正支持变法维新的是
A.袁世凯
B.陈宝箴
C.张之洞
D.左宗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戊戌政变后,新政中得以保留的内容是?
A.提倡官民
上书言事
B.开办京师大学堂
C.设立农工商总局
D.废除八股取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