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
④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的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通过再认再现可知,①、②、③、④都是这次大会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开始实行分封制
C.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D.礼乐制度的崩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说明土地私有化现象已经出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代土地私有现象可以大量出现,原有的井田制逐步趋于瓦解,政治方面分封制已被严重破坏,所以答案选C,A项开始于夏朝建立,B项出现在商周时代,D项属于社会制度而非政治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井田制的瓦解
B.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C.铁犁牛耕的普及
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夏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奴隶主使用大规模的奴隶集体劳动。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成为可能。因此选C。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解答根本原因可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引起历史事物变化的重大方面去理解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等,其具体的分析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手工业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出现在清朝。所以选D。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继承“二程”的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的是
A.陆九渊
B.王守仁
C.李贽
D.朱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二程”是理学的开创者,南宋朱熹继承了“二程”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是孔孟之后中国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当天理和人欲相对立时要“存天理,灭人欲”,D为正确选项。陆九渊、王守仁是心学的代表,排除A、B。李贽是明代后期的异端思想家,反对孔孟学说,反对纲常礼教,D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