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赫德在《中国实测论》中指出:“盖中国人数千年在沉睡之中,今也大梦将觉,渐有中国者中国人
之中国也之思想”赫德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新思想萌发
B.洋务运动兴起
C.维新变法运动开始
D.义和团运动兴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C、中共主动改编军队
D、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庸庵笔记》记载,胡林翼围攻安庆时,曾视察军情,策马登山,瞻盼形势,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胡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胡前已得疾,自是益笃,不数月,薨于军中。盖贼之必灭,胡已有成算。只是见洋人之势方炽,则膏盲之症,着手为难,虽欲不忧而不可得矣。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严重威胁清王朝统治
B.以传统办法来对抗太平天国是断然行不通的
C.晚清士人在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时的无力
D.胡林翼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忧国情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胡林翼在安庆围剿太平军时,“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胡旧病发作而死。材料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只是见洋人之势方炽,则膏盲之症,着手为难,虽欲不忧而不可得矣。”说明晚清士人在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时无能为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史学家魏斐德作品《大门口的陌生人》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论述(?)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该说法的材料不充分。根据所学,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的结论亦是不科学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改变。ABC均正确。故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