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对《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B.是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果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没有反映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已经不可救药
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
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在华利益
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程度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的选择项设计有很强的迷惑性,A、B、C、D四个选项都是原因。英美列强积极扶植哪一种政治势力,其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在华的侵略权益,英美列强选择袁世凯,主要因为袁世凯能够维护他们的在华利益,故A、C应排除。清政府与袁世凯一样,都忠实于帝国主义,之所以被帝国主义抛弃,是因其已经无药可救,而不是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故B可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政府承认各党各派的合法存在,给我军发薪饷,并供给部分子弹,允许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办报和发行书刊,释放了许多政治犯,修改了一些反动法令和颁布了一些有进步意义的新法令,召集国防会议、国民参政会,并成立国民参政会常务机构,吸收部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参加政府的抗战工作,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甚至还公开拒绝和驳斥日本的所谓“共同防共”谬论。这表明(?)
A.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B.国民政府一度放弃“反共灭共”立场
C.日本全面侵华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D.国共合作是政治、经济、军事多元合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由“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可知是抗日战争的初期。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的了全面侵华的战争,在民族危机下国共携手再次合作,因此在此情况下出现了合作初期国民党的一系列积极的民主举动,因此A的表述符合题意,而BCD的表述与题干主旨无关,且不合史实,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这首童谣中我能获取的信息是 ?
①即使国难当头,过年传统依旧 ②战事非常紧迫,儿郎争上前? ?
③军工相当落后,需要买枪购炮? ④救国不靠空口号,实际行动最重要?
[?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批评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他引用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此,这句话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星星之火”喻指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
C.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930年1月”中国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此时发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的是要坚定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发生的时间特征与此不符。
点评: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同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最终在完成抗日战争之后,继续发动人民解放战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完成了反封建、反侵略革命任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