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史载:明末一些重臣名儒如徐光启等曾受洗入天主教,全国主要地区几乎都设有教堂,教徒达数万人。利玛窦来华传教获得成功的原因包括( ? )
①送西洋器物给皇帝,以引起其兴趣?
②广结朝野人士?
③采取西方习俗的传教方式
④通过传授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威望,扩大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A.否定教皇地位
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C.否定封建特权
D.宣扬《圣经》精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都是强调了上帝在人的心中,人的精神自主权在于自己,否定了教皇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是从神学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去创造,提倡人自己的精神。故选B。AD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是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人文主义主要强调自身的解放;C项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内容。
点评:宗教改革强调因信称义,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否定了教会和教皇的作用。它打击了教皇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教改革的背景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为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 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行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到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回答,天主教会在西欧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回答,有哪些阶层反对天主教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西欧反封建斗争为什么首先表现为反天主教神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理论来源;大约占有欧洲地产的1/3;在各国享有特权。这一切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民群众、城市市民、资产阶级、世俗君主与贵族。
(3)内因是资产阶级因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而力量较弱,外因是天主教会势力强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图一?残酷迫害异教徒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宗教“异端”?天主教会为什么要设立宗教 “异端”裁判所?天主教会与宗教“异端”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马丁·路德张贴论纲
(2)图二出现的直接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图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一本《圣经》比教皇或教士都重
(3)依据图三说明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何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天主教把各种不符合传统教义的思想称之为“异端”。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天主教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设置了宗教“异端”裁判所。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2)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出售“赎罪券”。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3)因信称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29年至1536年,英王亨利八世召集的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宗教改革的法案,被称为“宗教改革议会”。



——摘编自蔡骐《英国宗教改革研究》、刘新成《英国都铎王朝议会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宗教改革议会”在政治、经济上是如何推动宗教改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归纳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宗教改革对英国政治发展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治上:废除了教廷在英国的权力,确立了英王对国教的统治地位。经济上:截断了教廷对英国的经济盘剥;解散修道院,没收教产。
(2)特点:依靠王权推动;利用议会立法手段;采取渐进方法。影响:确立了王权至上(强化君主权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议会的地位和作用提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