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六)
2017-08-08 14:19: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是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布局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 )
 ①对市的管理逐渐加强 ②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思想 ③都城的经济功能在增加 ④坊与市的界限日益明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图片材料信息的能力,北宋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出现了繁荣的商业街,这说明与过去相比,对市的管理有所放松,故③正确,①④表述错误,排除;从皇宫在都城的位置越来越居于城的中心,可以得出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思想,故②正确;因此答案为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市的发展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材料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桑弘羊《盐铁论》 材料三 郡城之东,皆习织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桥。什佰为伍,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676引《苏州府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4分) (3)材料三中“匠”与“主”之间的关系怎样?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发展缓慢的政策原因。(8分)
参考答案:(1)以小农户个体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分) (2)因素:儒家 “重义轻利”的观念。(2分);推行盐铁专卖,与民争利(2分); (3)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2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分)清政府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信息。 第(1)问,概括基本特点,首先提取材料信息,“耕织图”体现了精耕细作的模式,“五谷六畜图”体现了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结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以小农户个体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角度回答即可。 第(2)问,概括原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材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体现的是儒家 的“重义轻利”观念;“…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体现了封建国家推行盐铁专卖,与民争利。 第(3)问,“匠”与“主”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原因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可从“清政府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缺少市场、资金、劳动力”等角度解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小农经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汉朝时 A.政策的放松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的理解能力。根据"开关梁,驰山泽之禁"说明汉初政府对商业发展采取宽松的政策。所以答案选A。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据《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盗窃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该现象( )
①反映了养牛成本较高
②加剧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落后性
③反映了随着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④不利于生产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的大意是,江东吴郡之地的种田人,用人工锄地耕耘种作,而不使用耕牛,(人们)会核算牛的价值和饲养草料的成本,丢失病死的原因,不如人力方便合算。由此联系所学不难得出①②④。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